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发布日期:
2025-07-16

浏览次数:

在硅光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光纤与芯片波导的高效耦合始终是制约系统性能提升的关键瓶颈。近期,Xu等科研人员在《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》发表的研究成果,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——一种基于梯度折射率(GRIN)透镜并辅以互补锥结构的边缘耦合器[1],实现了标准单模光纤(SMF)与硅波导的低损耗、宽带宽、偏振不敏感耦合,同时显著简化了制造工艺,为硅基光子芯片的实用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
硅光子耦合技术的现状与挑战

硅基光子芯片凭借低延迟、高传输速率等优势,成为5G、云计算等领域的核心载体。然而,硅材料无法集成片上光源,需通过外部光纤与片上波导耦合实现光信号传输。目前主流的耦合方式中,光栅耦合存在损耗高、偏振敏感等局限;传统边缘耦合虽性能更优,但在适配标准单模光纤(SMF,模场直径10.4μm)时,常因模场失配导致损耗增加,且复杂结构(如多层、3Dtaper)加剧了制造难度。

基于渐变折射率(GRIN)透镜的边缘耦合器因工艺稳定、偏振不敏感等特性被寄予厚望,但传统设计需数十层交替材料,如Loh[2]等人设计的边缘耦合器需要40对Si-SiO₂交替层,Lim[3]等人的设计需要20层以上,这无疑增加了制造复杂性和成本。如何在简化结构的同时保持高性能,成为该领域的核心挑战。

创新设计:

GRIN透镜与互补锥结构的协同优化

(一)整体结构:两层协同实现高效模场转换

该耦合器基于标准SOI晶圆(BOX厚度3μm,顶层硅220nm),由GRIN透镜与互补锥结构组成,如图1所示。GRIN透镜含5层SiON薄膜,折射率自上至下递增,将SMF的10.4μm模场垂直压缩至3.5μm并聚焦于底层;互补锥结构由SiON锥与Si逆锥构成,进一步压缩模场至硅波导尺寸,实现高效匹配。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1边缘耦合器示意图

(二)GRIN透镜:从11层到5层的简化突破

初始设计的11层GRIN透镜虽性能优异,但制造复杂。研究团队基于有效介质理论(EMT),将折射率相近的层合并为5层,通过下面公式计算等效折射率,确保聚焦性能接近理想“无限层GRIN透镜”。仿真显示,5层结构与11层的耦合损耗差异可忽略,如图2所示。

公式: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2三种梯度折射率透镜的性能比较

(a)折射率分布;(b)电场演化;(c)耦合损耗

(三)互补锥结构:参数优化实现低损耗转换

互补锥的长度(Lt)与Si逆锥尖端宽度(Wtip)是关键参数。仿真表明,Lt≥700μm、Wtip=40nm时可实现近无损耗转换;即使Lt缩短至290μm,TE/TM模式损耗仍<0.5dB,如图3所示。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3(a)互补锥形结构的电场演化;

(b)yz平面在不同位置的模场分布;

(c)互补锥结构长度Lt和硅倒锥尖宽度Wtip对耦合损耗的关系;

(d)互补锥形结构内TE和TM模式的模场分布

仿真验证:

多工具协同保障设计可靠性

研究采用Ansys Lumerical软件,分阶段完成仿真优化:

1、2D-FDTD仿真:优化GRIN透镜,设置网格精度50nm×50nm×20nm,边界为PML,光源为模式光源。结果显示,1550nm处TE/TM模式损耗低至0.039dB/0.052dB,焦距72μm时性能最优,如图4所示。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4GRIN透镜焦距Lf与耦合损耗的关系

2、EME仿真:独立优化互补锥结构,分析其模式转换效率,分析模场演化,确定Lt与Wtip的最佳范围,确保模式平滑转换。

3、3D-FDTD仿真:验证整个边缘耦合器的性能,确保各部分协同工作的有效性。1450-1650nm波段内,TE/TM模式损耗均<0.3dB,1550nm处分别为0.128dB/0.179dB,宽带宽特性显著,如图5所示。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5(a)整个边缘耦合器的电场演化;

(b)边缘耦合器的耦合损耗谱。

制备工艺与性能测试

(一)精密制备:四步流程确保结构精度

1、硅波导制备:通过EBL光刻与ICP-RIE刻蚀(C₄F₈/SF₆气体)形成垂直侧壁。

2、SiON薄膜沉积:采用ICPCVD技术,通过调节N₂O流量控制折射率,Ar气保障膜厚均匀性。

3、薄膜蚀刻:用Cr硬掩模选择性蚀刻上层4层SiON,保留底层用于模场耦合。

4、沟槽制备:EBL光刻后ICP-RIE刻蚀沟槽,防止光泄漏。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
图6边缘耦合器的制造工艺流程

(二)性能指标:低损耗、宽带宽、偏振不敏感

测试系统采用可调谐激光器(1510-1600nm)与光功率计,结果显示:

1、1550nm处,TE/TM模式耦合损耗分别为1.21dB/1.78dB,偏振相关损耗(PDL)仅0.5dB。

2、1dB带宽超90nm(受激光器范围限制),1510-1600nm内损耗波动<1dB。

3、与传统GRIN耦合器相比,5层结构大幅简化工艺,性能更优。

参考文献:

[1] Xu J, Guo C, Li Y, et al. Graded-Index Lens Based Edge Coupler With Low-Loss, Broad Bandwidth for Efficient Coupling Between Silicon Waveguide and Standard Single-Mode Fiber[J].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, 2024. 

[2] Loh T H, Wang Q, Zhu J, et al. Ultra-compact multilayer Si/SiO2 GRIN lens mode-size converter for coupling single-mode fiber to Si-wire waveguide[J]. Optics express, 2010, 18(21): 21519-21533.

[3] Lim K P, Ng D K T, Pu J, et al. Graded-index thin-film stack for cladding and coupling[J]. Applied Optics, 2016, 55(24): 6752-6756.

相关阅读

光收发器信号完整性分析(包含封装效应)-AEDT-INTERCONNECT互操作性

Lumerical | 近红外钙钛矿发光二极管光提取效率优化

Lumerical | 利用硅基超表面实现相位与振幅双梯度调控

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(VCSEL)结构导入、反射率和冷腔模拟

弱反导双腔光子晶体VCSEL阵列中增强超模稳定性

Lumerical光子集成电路光电元件设计


相关推荐

Lumerical | 基于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边缘耦合器
在硅光子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光纤与芯片波导的高效耦合始终是制约系统性能...
Zemax | 公差的标准怎么计算的,如何确认计算细节?
简介Zemax OpticStudio在公差分析方面有完整的功能,过程也...
光收发器信号完整性分析(包含封装效应)-AEDT-INTERCONNECT互操作性
在此示例中,Ansys Circuit和INTERCONNECT用于对2...
Speos Camera传感器机器视觉示例
概述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技术环境中,从汽车到消费电子等各个行业对高质量成像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