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动态

News Center

Ansys Lumerical:Mach-Zehnder调制器仿真分析

发布日期:
2025-08-21

浏览次数:

Ansys Lumerical 进行行波 Mach-Zehnder 调制器的完整多物理场(电气、光学、射频)仿真分析过程,包括各步骤的具体操作、所获关键结果以及最终在 INTERCONNECT 中进行的紧凑模型电路仿真情况,涉及相对相移、光学传输、传输线带宽和眼图等关键结果的计算。

Ansys Lumerical

一、综述

在本示例中,5 毫米长的 Si 波导由 5 毫米长的 Al 共面传输线驱动的反向偏置 pn 结进行相位调制,整个仿真流程如下:

CHARGE 求解器用于提供 pn 结因反向偏置变化而导致的电荷密度变化,以及串联平板电阻和 pn 结电容。

电荷密度的变化被汇入 MODE 求解器,以计算波导的光学折射率调制;平板电阻和结电容也汇入 MODE 求解器,用于计算传输线的射频特性。

随后,将光学和射频自变量以及结电容汇入 INTERCONNECT 紧凑模型中,进行电路仿真,从而计算出光学传输和眼图。

二、具体步骤

步骤 1:参杂硅材料波导的电压 - 载子浓度分布关系

模型与求解设置:由于 Lumerical 的 Multiphysics CHARGE 模块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,2D 和 3D 求解时间差异明显。考虑到 pn 结的尺寸特点(平行电场方向长 10um,垂直电场方向宽 5mm、厚度 0.09um 且无垂直电场方向的形状变化,且载子浓度与电场分布强相关),为节省时间,此步骤建议用 2D 求解。但因掺杂模型需要 3D 信息定义,故建立 3D 模型但采用 2D 的求解范围,建模中垂直电场方向有个宽度即可。

仿真与结果保存:运用模块内完善的半导体材料及物理模型设定建模后,用稳态设定多个偏压条件(-0.5~4V,0.5V 步长)进行仿真,并在光路调变范围设定中设置电荷监视器 “monitor_charge”,将电荷密度保存在 tw_modulator_charge.mat 中,供后续导入 MODE 求解器。通过在物件树中选择 CHARGE,在结果视图窗口中右键单击所需结果(电荷)并在对数刻度上可视化,可显示电荷密度。

步骤 2:平板电阻与 PN 结电容

仿真工具与方法:再次使用 Lumerical 的 Multiphysics CHARGE 模块。借助脚本抓取仿真结果,使用结果差分法计算 pn 结的直流电容。平板电阻是传输线与 PN 结连接在一起的均匀面形半导体区域所产生。由于 PN 结在反向偏压情况下电阻无穷大,其电容与频率相关性不高,故用一个直流电容来表示。

结果保存:稳态直流仿真的脚本将电压与电容关系保存于 tw_modulator_dc_C.mat 中;小信号仿真搭配脚本由阻抗推导电阻和电容(R 和 C 分别对应阻抗的实部和虚部),R 值保存到 tw_modulator_Rslab_tot.dat 中,供后续 MODE 和 INTERCONNECT 模拟使用。

步骤 3:光学波导特性

仿真工具与参数计算:使用 Lumerical 的 MODE FDE 模块计算掺杂硅材料波导的光学特性。形状建模后,用脚本导入步骤 1 算得的各偏压下的折射率分布,利用 Eigenmode 求解器算出波长 1.55um 下的基本模态信息,包括等效折射率、群折射率、损耗,以及估算有效调变长度为 4.5 毫米下的相移,并用脚本提取有效折射率相对于零偏差的变化(零偏差是 INTERCONNECT 中传输线幅度调制的参考(中间)偏差)。

结果保存:这些参数存成 tw_modulator_optical_data.mat,供稍后导入到步骤 5 的 INTERCONNECT 模块。

步骤 4:射频传输线特性

仿真工具与参数计算:继续使用 MODE FDE 模块的 Eigenmode 求解器计算射频特性。除定义浸没在氧化物中的金属射频共面传输线外,还需导入步骤 2 中计算的电阻和电容数据与结构,以表示传输线之间的平板电阻和 pn 结的紧凑模型。借助脚本调用 Eigenmode 求解器,采用零偏压下的电压相关电容,对频率 10GHz~100GHz(间隔为 10GHz)的每个频率求解等效折射率(虚部为损耗)和群折射率,再以脚本计算出基本模态的阻抗(实部为电阻,虚部为电抗)。

参数分配与结果保存:总电阻除以 2 并分配给 n 和 p 区域,结果存档成 tw_modulator_RF_data.mat,用于 INTERCONNECT 系统仿真。

步骤 5:紧凑模型和电路仿真

模型导入与仿真设置:使用前面步骤的仿真结果,为 INTERCONNECT 中构成完整调制器电路的波导、光调制器和行波电极导入紧凑模型参数。调制器本身包括输入波导 Y 分支、每个分支上的波导和光调制器以及输出 Y 分支,上调制器臂有行波电极(TWE),下臂保持零参考偏压。行波电极可调变光程极大为 5000um(假设 90% 有效),源端与输出端阻抗都设定为 50Ohm,系统器件的操作波长设为 1.55um,并设定 0V 偏压情况下对应的有效折射率、群折射率与损耗。

光传输分析:使用 INTERCONNECT 打开文件 tw_modulator_INTERCONNECT_ONA.icp,通过光网络分析仪(ONA)对系统的穿透波进行分析。ONA 源设定仿真波长为 1550 到 1650nm(共 1000 个波长点),在 DC_2 分别用 - 0.5、0、0.5 三电压条件控制行波电极,得到不同电压下穿透率随波长的变化,结果显示控制电压改变 1V 时穿透波长差异仅 0.8~0.9nm。

眼图分析:将整个行波马赫 - 曾德尔调制器放进眼图分析系统,使用 INTERCONNECT 打开文件 tw_modulator_INTERCONNECT_eye.icp。以连续波激光(CW Laser)为光源,控制行波电极的电信号为包含伪随机二元序列(PRBS)讯号搭配不归零(NRZ)脉冲发生器的时间脉冲发生器。PRBS 信号的比特率设置为 20Gbits/s,NRZ 脉冲发生器调制幅度为 1V,参考偏差为 - 0.5V(信号范围在 - 0.5 和 0.5V 之间),激光源功率为 10mW,激光源波长为 1552.5nm。仿真得到眼图,其消光比为 4.25dB。

带宽分析:在 Interconnect 中用电网络分析器(ENA)对行波电极进行带宽分析,设定 30GHz 的频率范围,结果显示 3db 的带宽约对应 15GHz。

总体而言,该仿真流程完整再现了行波 Mach-Zehnder 调制器的工作原理与性能表现,为相关器件的设计、优化与验证提供了可靠的数值仿真方法与参考依据。

相关推荐

Zemax光学软件简介与功能介绍
航空航天、汽车照明、生物医学成像、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光学系统开发中,高效的...
Ansys 2025 R2 Mechanical新功能亮点
作为结构仿真的旗舰产品,Ansys Mechanical在工程领域发挥着...
Lumerical 2024 R1安装及激活教程
Lumerical是一款强大的光学仿真软件,在光学通信、光子集成电路、生...
Ansys Speos:如何进行智能手机镜头杂散光分析
杂散光是智能手机相机系统中常见的光学问题,指光向相机传感器投射的不需要的...